不懂礼貌的人,究竟吃亏在哪里

01

许多年前,随我的领导参加了一场全国性的行业高峰论坛,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欢迎晚宴上,主办方按照不同的省市代表,将参会人员分别安排在了A.B.C.D等若干桌。B桌的某位领导受邀上台发表欢迎辞时,因菜肴已陆续上桌,旁边D桌的一些人,竟旁若无人的吃喝起来。

B桌有人过来友情提醒,说:“我们的领导正在台上发言,你们看其他桌都还没动筷,且都还没共同举杯,咱能不能等领导讲完再吃?”

D桌的其它人一言不发地放下了筷子。只有一位年轻的男孩,撇撇嘴说:“我们都在认真听呢,何必非讲些所谓的形式主义?等所有代表讲完,那估计菜也凉了。”

男孩的领导当即铁青着脸,低声喝止:“你到底懂不懂礼貌?放下筷子!”随即又向B桌的同事点头致歉,示意她先回去。

那件事情当时一笔过去。

但在此后的许多年里,在所有的行业论坛和会议交流中,我再也没有看到过这个男孩的身影出现。

某次和他单位的一位姑娘聊天,她说自那次出差以后,男孩就被转到了后勤综合岗,不太受领导赏识,恐怕一时难有重用的机会。

这姑娘接着补充说,其实男孩的专业功底不差,也是名校的毕业的,当年还是通过千军万马考入公司的,“他跟同事相处不错,性格也没啥大毛病”,女孩的言语里,充满着对这个男孩的惋惜。

我回想起男孩那晚的表现和表情,从开始的不以为然,到之后的愤愤不平,再到后来的十分憋闷和委屈……

大概在他眼里,真的没有觉得“只有自己这桌在吃”是件突兀的事,也没有觉得“一边吃一边听”就是冒犯别人;甚至觉得给自己扣上“不懂礼貌”这顶大帽子,根本就是有些人“徒讲面子”和“形式主义”。

和这个男孩一样,很多“不讲”礼貌的人,其实并非蛮横无理之辈,他们只是“不懂”或“不屑”,却不知不觉吃了大亏。

孔子云:礼者,敬人也。

殊不知所谓礼节,并非阿谀奉承的繁文缛节,不过是内心保持着对人的基本尊重与敬意。

02

内心有敬,举止有度。

一个人如果内心处处以“敬”为标尺,自然举止庄重、进退有节。

即便未接受系统的礼仪培训,行事做人一般也错不到哪去。反之则亦然。

曾听我的朋友说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朋友就职于一家汽车行业知名品牌的4S店。当时店内的一位营销经理,曾接待了一位有意买车的潜力客户。

在一个多月的沟通时间里,他邀请客户参加精彩的试驾活动、为之讲解汽车的详细性能,还帮对方费劲争取到了丰富的礼品和给力的折扣。

可到了约定签单的那天,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本来兴致勃勃提车的客户,只聊了一会,忽然眉头一皱,接着俩人谈话越发不投机。这位客户找了个理由,说自己要再考虑考虑,就转身走了。

后来听说这位客户去其他店提了车,销售经理更加百思不得其解,反思良久,也没察觉那天的言行有什么不当的地方。

还是经另一位在场的销售顾问提醒,大家才关注到了这一细节:原来客户那天系的是一个某奢侈品牌的银色皮带,而这位年纪轻轻的销售顾问,却恰巧系了一根同款金色的。

营销经理恍然大悟,但又觉得深不以为然:这客户太矫情!我在规范着装之内(指按要求着工装),系个什么样的皮带还不是我的自由?他走就走把,咱伺候不起。

可是,在社交礼仪中却有这样重要的一条:得体远比美丽重要。

不是你的主场,就该穿出自身的涵养与别致。

作为一个具有职业素养的人,应首先明白自己在哪里、什么定位,与此对应适宜的穿搭和言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itotii » 不懂礼貌的人,究竟吃亏在哪里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