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语录:一切自由都是基于自我自由

微语录第37期:一切奴役都是基于自我奴役,一切自由都是基于自我自由,一切恐惧都是基于自我恐惧。旗帜没有动过,风在动,风没有动过,心在动。

@蔡奇:索尔仁尼琴说过:除了知情权,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这种避免过度的信息,被视为免于愚昧无知之后的第六种自由。当今信息垃圾无不侵蚀着社会,人们不禁发问:是把最宝贵的光阴都花在电脑前,还是坐在阳台享受阳光读几本书?哪种生活更适合自己?

@雾满拦江:教育的目的是让我们获得足够的判断力,以便区分事实和观点。事实是公认的知识,而观点只是个人的看法。任何观点都不具有自动正确性,必须要经过证明。证明并不是说服别人,而是说服自己。观点的证明只有两个途径:事实与数据。一旦你能够运用事实与数据来说明问题,你就具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汪衍振:我买房的时候,所有手续都办完了,只等拿房本了。但房本却需要等些日子才能给。工作人员说,旅游节那天来吧,旅游节期间电视台要录像,人少了不好看。看,多鲜明的中国特色!

@魏剑美:写作是一种心灵的生活方式。可以让自己在观察社会和人生的同时也不断自我反省,以使自己不至于变得日益媚俗和势利。即便是高校教师中势利者也越来越多,本应是学者的一些人越来越像官僚和商人,甚至比官僚和商人更可笑。虽然我不敢说自己摆脱了媚俗,我也是俗人一个,但我至少在不断自我提醒,自我鞭策。

@冯小刚:德云社十五年,去剧场听郭老板说相声,一口一包袱,满堂彩儿。观众喜欢爱戴不是因为他嘴甜,皆因其嘴毒,腹蜜口剑。“歪理邪说”是坎坷蹉跎的生存智慧,不是师傅能教的。郭老板说得好:何为草根?不过就是人参、灵芝、冬虫夏草这些个不值钱的东西。这性定的,全场笑歪。咱能不这么低调自卑么?

@王跃文:常有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在网上批评我不成熟、易激动、少宽容、欠老练,嘿嘿,看来近二十年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真的很成功啊。哪天,年轻人都倒背双手踱方步,国家就有希望了。

@葛红兵:媒体过分热衷报道富人的高消费,这种心态值得分析,骨子里是把这种高消费当嫉妒对象了。其实,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富人消费没人嫉妒,穷人低消费也能过活(社会没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老人小孩)。1949年以后“阶级斗争说”给我们“暴力推翻打到富人,穷人就能得解放变富有”的观念,这是要反思的。

@池莉:老话说“举头三尺有青天”还说“人可欺,天不可欺”。这些警句,就一个意思:做人要有敬畏。青天与神明,其实既非迷信之语,也非高深理论,它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众法典。很简单,人类是群体动物,每个人都活在他人环链之间,唯有遵循约定俗成游戏规则,大家才能够相安无事共同生存,否则就是死亡。

@吴裔敏:《关云长》这是部好片,教会人用辩证法看历史。宁可相信曹操不当皇帝是为了天下太平,也不愿相信刘备当皇帝是为了大仁大义,看结果不看动机。第一出彩是姜文的曹操,其二是邵兵的张辽,第三是王学兵的王植。做英雄就要杀人,杀人就会被误解。云长之后,道义何存?我更相信孔老夫子的话,“君子不器”。

@刘明清:被我们刻意丑化的历史人物中,北洋人物吴佩孚也是其一。吴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和爱国者。在大节方面几无大过失。他虽出身北洋,但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并力劝自己老上级曹锟与袁划清界限。五四运动,他站学生一边,发通电支持并要求政府释放被捕学生。与日本人抗争,更是他晚年人生的华彩乐章。

@刘明清:以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为标志,他的散文开创了一种现代汉语散文写作的范式。可能所有嫉妒他才华的人,加在一起的才华也抵不上余一个人。

@于卓:那些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权威批评家、代言民众疾苦的名人们,为啥总在民众遭灾百姓无助的时候集体噤声?他们只为自己和小圈子利益出现麻烦时才浮出水面,借善良网民的力量,去营造唯利他们的舆论气氛,这些缩头乌龟没有公共良知,没有维护社会公正的大义大德大胆。

@石述思:中国式道德就是拿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拿流氓的标准要求自己。

@叶开:《南方周末》文化版头条“怎样创造出无愧于伟大作品的时代?”我细看,这标题独特!作家张炜谈“大物”和“大言”。张写《你在高原》十册450万字,看来要以字数独夺锦标了。我去过江苏许多农家楼,堂皇茶色玻璃里,存放着锄头箩筐破布砖瓦谷糠等杂物。床铺用具皆陋。求大,难免中空无物矣。

@吴祚来:一切奴役都是基于自我奴役,一切自由都是基于自我自由,一切恐惧都是基于自我恐惧。旗帜没有动过,风在动,风没有动过,心在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itotii » 微语录:一切自由都是基于自我自由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