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如一的目标不足以使生活幸福

以下是好词好句“始终如一的目标不足以使生活幸福,但它几乎是幸福生活的不可或缺的条件”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罗素的《罗素谈人的理性》。

适用主题

追求目标或梦想,幸福的意义等,如2010年辽宁卷《幸福是____》。

示例

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关于幸福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那些感到幸福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这个共同之处不是财富,不是爱,也不是身体健康,而是始终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并且能够感觉到自己正在稳步地向着目标前行。由此可见,当我们有了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的生活会充满动力和希望,我们将更容易感到幸福和喜悦。

范文

1.《经历破茧成蝶,收获花开不败》

小时候所有人问我们长大后想成为怎样的人,去哪个大学,做哪份职业。还记得那时年少不经事,天真地说要当英雄打怪兽,要飞到月球上给玉兔喂青草,甚至想去九霄宫上和孙悟空一起大闹天宫。

那时的天总是太蓝,我们或许对梦想这个词不甚敏感。渐渐长大之后对自己的目标越发清晰,童年那些稚嫩天真的想法被取代成了更为清晰和现实的目标:下完课之后要去食堂哪个窗口抢哪份菜、下次考试要考到班排前几、要考上哪所高中等等。

所以你看或许人总是会在现实中被磨去棱角,在生活中也让自己的理想变得更加理性。“理性”,这是一个说好不孬的词,孟德尔因为理性的思想和严密的假说演绎,使遗传定律成为不刊之言,唐玄宗却因为理性的判断和听任红颜祸水一说使娥眉委地于六君马前,前者成为名流千古的遗传学之父,后者却生不得思郁郁而终。

“始终如一的目标不足以使生活幸福,但它几乎是幸福生活的不可或缺的条件。”罗素如是说,如果说童年的所谓理想太过感性梦幻,年龄十字开头也算半个大人的我们在一番理性思索使其变得更加明确地可行之后,我们不应让梦想只带理性成分,而是让“我能”也带上“我想”的色彩,更加激人奋进,更加心向往之。

巴金在《灯》里说道:“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高中生的我们应该饱食自己精神的食粮,最好的目标不是在云端舞蹈,不是削足适履,而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望其项背。

如果你现在问我梦想的定义是什么,我一定会坚定的说理想加欲望。蔡康永在《哪些英雄是混蛋》里说到:“如果我们高贵,是因为我们的梦想高贵。”我们生而为人就应该包容人的劣根性,无欲则刚只是圣人用来感慨人生的措辞,要承认孔子是有欲望的,我们是有欲望的。有欲望并不可怕,欲望至少该是一个中性词,有欲望再加上理性的判断,这才称之为梦想,人才能活的有力气。

人生路上漫漫长,从建立目标到实现梦想,着实是一场盛大的飞行之旅,坐地空想到筑建目标再到树立梦想,更是一次成蝶蜕变,股神巴菲特曾说过:“在错误的路上奔跑也没用。”实现花开不败,首先要把种子种在正确之地。

愿我们都能树立正确的梦想观,愿我们都能安然度过生命中最有质感的一段时光。

2.《哪怕身处尘埃 心中也有山川湖海》

山河辽阔,人间烟火。

我们在理想与现实间奔波劳累,在放弃与坚持间摇摆不定。生活依然如此,每一天都是汽车的轰鸣与闹市的喧嚣,是理直气壮与勾心斗角,心里的那一处柔软却被庞大的物欲挤在角落,逐渐落上灰尘。

我们变得优柔寡断,我们活得麻木不仁。一草一木皆有情,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我们的双眼愈发混沌,再也感受不到美的存在,身边的小美好、小确幸在离我们而去,幸福渐行渐远。

王尔德说:“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生活其实很美好,再黑的夜晚也有星光点缀。只是我们过于计较得失、锱铢必较,当心胸开阔起来就会发现美无处不在,幸福来得恰到好处。生活可能很糟糕,但我们的应当初心不改,历经岁月磨难依旧肆意张扬地追求那份幸福。

十九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福楼拜在给女友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

“按时看日出”,这是多么值得敬重的行为!福楼拜用一个简单而不平凡的举动将生活活出了一种仪式感,这种仪式感充分体现了他为人精神之明亮,揭示了个体身处尘埃而不屈于尘埃,仰望星空、向往幸福的美好人文理想。

幸福来之不易,幸福又来得太突然。我们须心怀对幸福的向往追求,哪怕身处尘埃,心中也有山川湖海。每一天都要有追求幸福的小目标,虽然始终如一的目标不足以使生活幸福,但它几乎是幸福生活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因为幸福来敲门时你应当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你喝你的清茶,我尝我的烈酒,我们在红尘滚滚里碰杯,笑靥如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itotii » 始终如一的目标不足以使生活幸福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