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

以下是好词好句“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巴金。

适用主题

艺术与情感的关系,文学创作,生活感悟等。

示例

摩西奶奶于暮年提起画笔,将生活的农场变成了画纸上的艺术;巴金曾说:“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他们的作品都孕育于生活的真实和内心真挚的情感。为了炫耀才华而创作的,仅仅是一时热闹的哗众取宠。只有诚挚的感情才是艺术创造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范文

1.《情生文,文通意》

锣鼓响起,情可入歌喉,以铿锵有力的嘶吼,震颤八百里山河。大笔挥动,情可入浓墨,以掷地有声的词句,浸染五千年人心。巴金曾说:“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好文章的创造,大多笔随心动,字由情生。

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传世之作是在情到深处时的水到渠成。沈复于落魄之际慨叹人生,怀恋过往,撰《浮生六记》,道尽世间悲欢离合;苏轼于贬谪之地泛舟江上,心生无常之感,作《前赤壁赋》,感喟人世沧桑;萧红于抗战之时颠沛流离,深思故土,书《呼兰河传》,追忆家乡风土人情。当单薄的语言无法述尽其生活况味,心中的酸甜苦辣便自然而然地从笔端喷涌而出,融入白纸黑字之中。作家创作的目的不只是完成一篇文章,更是为自己复杂的情感寻觅一处安身之所。

这情感的安身之所同时也是作家的内心世界,其中的一花一木都能感染人心。贾平凹以情描绘纺线的母亲,“觉得那线是从她身上抽出来的”—— 每一根线都是母亲的心血和付出。他将自己对母亲满腔感激融入笔墨,于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爱,使读者的心也因此而悸动。母亲的形象在无限叠加,为了子女而披星戴月的身影是那样的相似。对亲人的情感如此,对国家的情感亦如此。日本军无耻侵占北平后,老舍先生以血泪书写巨作《四世同堂》,一笔一划都控诉着侵略者的野蛮和残暴。即使如今是和平年代,誓死保卫华夏大地的斗志仍于心中冉冉升起——爱国之情融于字句,其力可抵千军。当文字被注入相同的感情,人和人之间通过这张白纸,跨越时空,产生共鸣。

这种共鸣,是没有灵魂的文章所不能产生的。文若无情,则有堆砌辞藻之嫌;文若情假,则有无病呻吟之疑。此二者皆使读者与文章之间平添距离感,不能感其意,会其情。故写作可以是于动情时寄情笔下,而不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写作从来就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写作和阅读是灵魂的交谈,情至深则文自生,文有情则意相通。

2.《文,叙事也,作,抒情也》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一声高喊,拉开了新乐府运动的大幕。也点明了写文章,作诗歌的本质。著文章,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时事的看法,作诗歌是为了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怀。

不做无畏之呻吟,写尽心中之豪情。在唐朝,韩愈柳宗元力改六朝以来的浮夸艳丽的骈体文,提出文学作品应该是有思想的,深刻的,而不是做无病呻吟,词藻堆砌。也正是他们的努力使得唐朝的文学摆脱了华丽空洞的骈体文,开启了盛唐文学。

可见文章的本质是叙实事,述真情。这样的文章更能绵延文人风骨,传承文化内涵。

巴金曾说:“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抒情而落笔,落笔而成文。正是因为真情流露,巴金的《家》才具有感染人的力量。也正是敢于流露自己的真情,巴金写出了文革后第一篇文人的反思—《随想录》。书中他诚恳真挚的忏悔和深刻的反思使他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可见能表露出真挚情感的作品更容易与读者共鸣,与所有具有丰富情感的灵魂共鸣。

在近代,有多少光辉灿烂的灵魂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他们强烈的情感。他们之中或激昂如鲁迅之呐喊,或浪漫如泰戈尔之诗集,或平凡如路遥之世界……他们用笔展示对世界的认知,用字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情。如同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人生三境界,我认为写作也有三种境界:写字、写作、写心。能达到写心者,文章则自带作者的精气神,也能百读不厌,越读越新。正是有了作家的感情倾入,这些作品才能历久弥新,这些精神才能流传千古。

反观现在,在多元化潮流中,特别是在商品经济,娱乐经济的影响下,太多商品文侵占本来的文学市场。这些商品文追求一时的情感体验而不能使读者感到真正的灵魂触动。有些作家如同流水线,量产作品,以同样的套路换汤不换药,只为了能快速在文学市场中捞金。所以在我看来,那些作品只能是商品,而不是能使人产生灵魂共鸣的文章。他们为了利益放弃写心,而专注于写字。这也体现了如今中国的文学陷入迷茫的情况。

而想要能写出真正的文章,就要明白文章的本质:文,叙事也,作,抒情也。只有写真感,抒真情,不为花样修辞所困,不为华丽辞藻所迷,才能写出真正文章。

或平淡,或激昂,或壮丽,但唯有以精神为内核,以文笔为辅助的作品,可以为文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itotii » 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